艰苦办学条件下的学习生活
我们1975年入学的这一届学生,和高年级同学一起经历了学校从林区迁回哈尔滨,百废待兴、办学条件比较艰苦的时期。当年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现在无法相比,我们那一届入学时只有500人,全校三个年级也只有1000多人,分布在不同的系和专业,大的系每个专业有60名学生,两个教学班,很多专业只有一个教学班。
学习条件是比较艰苦的,很多课本是用打字或手写刻钢板,油印,用一个灰色或黄色的封面纸装订成册。那时贯彻和强调最多的是与工农结合,与生产劳动结合,每个学期都要参加一两次建校劳动或到工厂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习。
住宿条件极差。刚从林区搬回来不久,教职员工和学生宿舍严重不足,一套2室住宅住两家十几口人,很多老师住在学生宿舍稍加改造的称之为筒子楼的宿舍里。我们入学不久,女生住进了学生宿舍,男生住的是教室改成的宿舍。当时城市都是小锅炉取暖,冬天暖气不足,教学楼防寒条件差,同学们晚上睡觉还要戴个棉帽子。我们学习期间男生一直住在机械楼的顶层五楼,南向是宿舍,北向是教室。宿舍和教室相对,3米走廊之隔,上课自习都很方便。只要不停电,晚上自习可以晚一些。那时热水供应是靠人工烧水,每天早晚供应,刚入学时全校只有一个供水点,同学们每人一个热水瓶,每个宿舍一副水桶,每天轮流值班打水,冬天路滑,稍有不慎,就会摔倒,水瓶摔碎是常有的事。一年以后,机械楼下设立了开水点,供水条件得到了改善。
饮食条件同样艰苦。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每人每月35斤粮食,半斤豆油,半斤肉。由于副食品缺乏,有些男同学需要家里补助些粮票。细粮和粗粮的比例是3比7。每个月班里的生活委员要到学校伙食科按粗粮和细粮的比例领取内部粮票和钱票。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改善,直至取消。当时的伙食比较简单,早餐小米粥,馒头和玉米面做的窝头,在东林被称作勺糕和咸菜。中餐是馒头勺糕或大米饭,土豆白菜,粉条,豆腐是主要的食材。每周可能会有一两次肉菜,每人只能一份。晚餐和早餐基本相同,有时会有炖土豆白菜或面条汤。主食里馒头和大米饭需要细粮票,一个月里细粮需要计划安排,否则细粮吃完了,就只能吃粗粮了。
当年的学习条件比较艰苦,但文体活动还是比较丰富的。早操跑步是每天的第一项功课,除了星期天、下雨天,无论冬夏坚持不断。体育委员领队,其他班干部配合招呼大家按时起床集合。早操后至开饭前的时间,有的同学会踢足球或打篮球,有的同学会背一会英语单词。每逢党团组织活动还会由文艺委员组织大家唱歌。课余时间,打排球是一项大家都很喜欢的运动。元旦时,班里会组织联欢活动,以寝室为单位表演节目,展示才艺,男同学宋礽苏的口琴独奏,刘文庆制作的走马灯等至今难忘。有时会在系学生会的组织下不定期举办规模较大的文体活动。班里的体育人才很多,尤其女同学突出,记得参加省高校运动会的学校体育代表队中,就有我们班的朱玉文、丁玉翠、汪淑英、孙敏等四名女同学。
那时的同学都有两年以上的工作实践经验,政治条件和自制能力都比较强。一个教学班30名同学中,三分之一左右是中共党员。很多同学在基层做过党团和管理岗位的工作。当时的班级中有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三个组织。党组织起核心和领导作用,团支部和班委会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党团组织活动,每周的政治学习都由班级的党团组织按系里的要求进行组织。日常的学习、生活安排,每天的早操都有班委会来组织。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虽然各方面都面临着困难,但班里的同学们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在自身的努力下,继承和发扬了东林人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定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学习知识,按当时的说法是背着口袋来装知识的,每个人都力争把口袋装满,将来回到生产实践中,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次难忘的建校劳动
1976年6月中旬,我们参加了当时在学校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的分院建校劳动——部分学生宿舍楼楼板浇筑和教学主楼的地基挖掘工作。我们当年参与建设的学生宿舍和教学楼依然存在,成为现今学校帽儿山实验林场和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见证着当年学校师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当年参加建校劳动,我们自带行李,住在林场办公室临时搭建的通铺上,洗漱就在室外完成,6月天气步入夏天,林区早晚还是比较凉,露天的自来水还有冰冷的感觉。尽管条件比较差,但在学校有关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工程技术人员的指挥下,在机械设备非常缺乏的情况下,我们用铁锹、尖镐,用双手和肩膀同小型水泥搅拌机结合完成了3栋宿舍楼的楼板浇筑工作。
当年浇筑楼板没有现今的混凝土加工厂,没有混凝土运输车,更没有水泥泵。浇筑混凝土用的是人海战术,部分人负责把水泥、沙子、石子和水按比例放入小型电动搅拌机,然后用铁锹装入胶皮桶中,再用人挑,通过跳板挑到相应的楼层进行浇筑,由于混凝土有凝固时间的要求,因此浇筑楼板施工要计算好时间,每次浇筑楼板的面积,用混凝土量都要计算准确,各个工序所需人员都要安排得当。由于劳动强度大,几个小时的工作下来,大家都是腰酸背痛。但想到自己能为学校建设出力,心里都充满着自豪。当时的学校领导干部等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建校劳动。领导们为了鼓励大家的干劲,浇筑楼板时,会给大家改善伙食,当年那香喷喷的麻花,至今不忘。
业余时间,同学们还可以看看书,打打排球,进行点小型文体活动。那次参加建校劳动,“七一”前夕,还由我们班的英语老师高淑芳带队,进行了一次户外活动,爬上了当时还处于未开发状态的帽儿山主峰。40多年前的建校劳动在我的人生经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和老师及同学同事回忆学校艰苦创业的故事,作为东林学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久久不忘。
一次专业实习和集体献血
1977年6月下旬的一天,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全班29名同学在专业课老师的带领下,自带行李在道外码头乘轮船到松花江下游的方正林业局机修厂进行为期3周的专业实习。方正林业局是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所属的40个县团级国有林业局之一,局址在松花江下游沿岸方正县境内的高楞镇,那里不通火车,只有公路和水路。当时走水路虽然慢一点,但在轮船上休息一个晚上,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当年林业局的条件比较艰苦,我们男同学住在林业局机修厂的一所闲置房子里,20人睡在临时用木板搭成的大通铺上。林业局自己建有一个小型火力发电厂,环保条件很差,如果不戴帽子,头发上很快就会落上一层颗粒状灰尘。不过同学们都是在农村、农场、林业局、生产建设兵团、工厂等经受过锻炼的,并不在乎条件的优劣。我们的老师也自带行李,和同学们一样,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去林业局的实习任务之一就是了解和学习林区汽车拖拉机运用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及维修工艺。我们每天在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带领下,在不同的车间和工组参加汽车和拖拉机的维修保养实习。
一天午夜,带队的任坤南老师突然来到我们宿舍,先是把我们几个班干部叫起来,小声告诉我们,林业局领导来找我们求援,一位林业局职工家属产后大流血,局医院没有血库,去大的医院又来不及,情况万分紧急,局里正在动员职工去医院献血。由于需血量大,我们人员比较多,住的又比较集中,希望我们能伸出援手。
救死扶伤义不容辞,何况还是我们实习单位的职工家属有难,班干部和闻声而起的同学们立刻行动起来,当时有近半数的同学不知道自己的血型,当然就更不知道能否与产妇血型是否匹配了,同学们的念头只有一个,就是能为救人出把力。部分已知血型不符的同学和老师也前往医院助阵。经过血型检测,有六七位同学的血型与产妇相符。当时的医疗条件的确很简陋,除了血型检测,其他检测都没有,抽血时用的是那种可重复消毒使用、很粗的玻璃针管。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经历,难免紧张,记得有位同学抽了近100毫升血,就抽不动了。
依仗着救死扶伤精神和群体的支持,至少黄旭东、田俊才、侯健和我4名血型符合的同学为救助这位产妇献了血。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学校,同学们实习期间这种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表现,受到了学校的表扬,学校广播站播了好几次。这也是我人生历程中第一次参加献血活动,至今历历在目。现如今的科技水平和人们的观念是把适龄人员献血作为一种义务,但在人们的观念还很封闭和保守的当年,献血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精神的。
1977年实习期间所经历的急救献血已过了45年了,当年参加实习和献血活动的老师和同学有的已故去,健在的同学们已接近古稀,健在的老师们也都已步入耄耋之年。借庆祝母校70华诞之际,祝愿健在的老师和同学们平安幸福,健康长寿。
(作者王忠诚,东北林学院林业机械系运修专业1975级2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