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林故事 > 正文
东林故事

    东林故事

    【难忘的事】王义田:帽儿山护秋的回忆

    时间:2021-10-25 14:16:42  作者:王义田  点击:

    那是1958年暑期之后,我经过高考的拼搏、祖国的挑选,怀着远大的理想,踏入了东北林学院的大门,开始了如歌如梦的大学生活。

    为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我们入学的第一课是到林区劳动。这时正是“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的金秋季节,我们林学系六个班的同学,来到了地处小兴安岭余脉张广才岭的腹地——我校帽儿山实验林场三号作业点,这儿离场部有50余里,原始森林早已遭受破坏,形成了繁茂的天然次生林。

    那叠翠连绵的山峦、莽莽苍苍的林海、清澈叮咚的溪水,吸引着我们这些刚刚离开家门的热血青年。这里是学校开辟的劳动基地。春天,在这方圆几十里的沟沟岔岔小河旁,由“老大哥”开荒种上了玉米、大豆、谷子等庄稼,我们去的时候正是收获的季节。

    我们班的任务是护秋,即保护即将成熟的庄稼不受野兽的危害,我们班21名男生分为7组,担任防止野猪、黑熊吃玉米毁庄稼的护秋任务。当时场部有枪,我们要求配备武器,辅导员老师告诉我们:“野猪、黑熊也是很凶险的,如果用枪把它们打伤,它们会不顾一切地向我们报复。”老师怕我们对野生动物的习性不了解,又没有经验,惹出事来,因此不给我们武器,让我们用锣声和呼喊声吓唬和轰撵野猪、黑熊,使庄稼免遭损失。

    我是班干部,与马春生、蔡将龙、刘长顺四人一组,来到了离驻地三号最远的尖砬子沟里。我们背着行李,拿着米面、食盐、豆油和蔬菜,来到这带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地方。

    这里是一片被大森林包围着的一百多亩的玉米地,地边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蒿草、灌木、幼树,玉米接近成熟还尚未收割。我们来到这里,首先是用树枝茅草修理原有的窝铺,铺好睡觉的“床”,用三块石头支起铁锅,即“埋锅造饭”。我们除了一把长约一米的大扇镰、斧头、铜锣、手电筒、木棍外,再就是来时借的一把二胡。我们用大扇镰沿着地边割出一条巡逻的路。

    新的生活开始了,那参天的大树、芳香浓郁的松林、满山的山货野果,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白天我们每天钻林子,寻找成熟的山葡萄、野果,到小溪中抓小鱼;夜间,大森林一片漆黑,静得连鸟兽的鸣叫或走动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如果一旦刮起风来,那滔滔林海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呼啸,使人惊心动魄。每天夜间我们两个小时巡逻一次,春生年龄稍大,身体又很强壮,他打头,我断后,一边走,一边说笑着,一边敲锣,不时用手电筒四处晃照。我们四个人每人一句,说着自编的五言绝句:山林静悄悄,月牙上树梢,四个英雄汉,护秋干劲高!

    几天下来,我们连野猪的影子也没看到。这天晚上我们决定不敲锣不呼喊,看看野猪是否真得会来。我们几个趴在地边静静等候着,果然那成熟飘香的玉米,吸引着成群的野猪哼哼地叫着跑来了,走近玉米地又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就听咔嚓声,它们把玉米从根部咬断摁倒,但并不立刻吃,又等了几分钟,听听没什么动静,它们才向玉米棒子啃去,沙沙作响,这时我们用劲敲锣呐喊,它们受惊后才远逃。

    记得有一天夜里1点多钟,我们刚刚结束第二次巡逻,长顺、将龙两人躺在铺上打盹,春生在油灯下看书,我在那听动静,突然听到从窝铺后面由远而近传来了脚步声,到跟前停下来,我知道半夜三更不会有人来,就突然大吼一声“谁”?这一声非同小可,把长顺和将龙惊醒了,春生吃了一惊,他们问我怎么回事,我来不及回答,拿起锣使劲地敲了起来,他们三个看到这紧张劲立刻动手用毯子遮掩,用绳子绑窝铺门,并吹熄了灯。我敲了十来分钟停了下来,把刚才的动静说了一遍,又听了一会儿没动静,我们就一起分析“敌情”,一个说:“我们来之前老师说这里有敌特,有时空中发现曳光弹,让我们提高警惕,是否有敌特来了?”一个说:“可能是场部来人检查我们的工作来了。”我说:“通往场部的小道在前边,怎么会从后面山上林子来呢?再说我们离场部十几里远,这么晚谁能来呢?”就这样这一夜谁也没合眼,直到天亮太阳爬出来的时候,我们打开窝铺门,走出来观察,发现窝铺旁有压平的草窝痕迹,往山上去有把草踏倒的足迹,足迹又深又大看得非常清晰,我们共同判断:这是一只奔向窝铺的不速之客——黑熊。当它停在窝铺旁听到锣声后跑掉了,它也怕人哪!如果它向我们进攻,那草窝铺是抵不住它的破坏力的。这一夜我们虽然没见到黑熊,但只隔着一层苫窝铺的草,它与我们近在咫尺,这惊险的一幕至今回忆起来还令人毛骨悚然!那真是,密密深山老林中,手持“枪戈”逞威风。野猪黑熊闻声跑,庄稼无损保收成。

    十几天的护秋任务完成了,玉米割倒后运回场部,我们全班同学怀着胜利的喜悦又团聚在一起。大家激动地总结着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在总结会上我把这段生活写成如下的豪言壮语念给大家:林场当战场,森林是课堂,野兽是“敌人”,工具为刀枪。月亮当太阳,大地做睡床。山泉为饮水,米饭甜又香。困难是考验,风浪中成长。今日虽辛苦,幸福万年长。

    返校后,这首“诗”刊登在《东林文艺作品选》上。我还把护秋生活编成话剧《山村之夜》,搬上了全院文艺汇演的舞台,全班同学登台表演,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作者王义田,1958年考入东北林学院林学系林业专业。曾任班团支部书记、林学系团总支组织委员、林学系教师分团总支副书记。1962年毕业,被分配至林业部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1978年调入阜新市林业局,历任科长、党总支副书记(副县级),1997年退休。)

    © 2021 东北林业大学校庆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