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林故事 > 正文
东林故事

    东林故事

    【难忘的事】张道星:党得需要是我的第一志愿

    时间:2021-10-25 14:17:10  作者:张道星  点击:

    我出生在四川省万县市。1963年9月,我踏上了前往哈尔滨求学的列车。到达哈尔滨火车站后,我看到前来迎接新生的学长学姐们拉着“热烈欢迎未来的林业机械工程师”的横幅标语,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不相识的校友把我接到了东北林学院。报到、注册、安排住宿,热情又周到,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敬意。我心里想:有这么好的同学和老师,今后的大学生活一定很充实。

    秋末的哈尔滨寒冷已至,学院领导对我们南方来的同学十分关心,给我们补助了棉花和布料,做了棉衣棉裤,同时也加厚了被子,每月还给我们补助两斤细粮。棉衣穿在身上暖在心里,我们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学校的关怀。

    我思念我的老师。陈学志老师教我们画几何和机械制图,他不仅绘图水平高超,还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他上课语言精练、通俗易懂,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政治辅导员张锦女老师对同学十分关心,可以说,她是同学们的好“母亲”。那时,我们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师生情谊非常浓厚。分别几十年了,我们还十分想念她。2019年,我和管延英、马树堂、丁波几位同学专程去三亚,看望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

    一晃大学四年过去了。在1968年12月毕业分配之际,我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无怨无悔地写下“党的需要是我的第一志愿”。我被分配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踏上了建设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新征程。

    来到凉山州,根据当时“知识分子必须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策,我主动要求去富波县海湾电站劳动锻炼,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劳动锻炼一年半后,我被分配到美姑县农机厂当技术员。在这期间,满身油渍的我和工人师傅打成一片,同工人师傅一起翻砂、磨件、操锤、锻打,一起搞技术革新,解决技术上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有时为了给彝族各个社队修理或安装农用机械,我不顾山高路远,背上行囊跋山涉水前往彝族村寨。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的过程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更坚定了锻炼自己,向工人、贫下中农学习的决心。

    领导对于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把设计20千瓦两击式水轮机制图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在校学的是林业机械,对水力机械不熟悉,但我顶着压力,挑起重担,投入紧张的设计工作中。因为不了解水轮机生产的全过程,也没有相关的资料可借鉴和参考,即使努力工作仍不能把图纸准确地绘制出来。我决心到工人群众中去,老老实实地拜有实践经验的工人为师。我找到宛师傅请教水轮机制图的事,在他的指点帮助下,制图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不久就把水轮机的设计图完成了。

    两个月以后,厂里第一台水轮机生产出来了。当我看到水轮机滚滚转动,马达轰鸣,山寨堡子里电灯亮成一片,彝族群众为之欢腾跳跃时,我眼里滚出兴奋的泪水。我从心底真切感受到知识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也为自己用所学的知识为彝族人民带来光明而欣慰。

    我没有忘记工人师傅的教育和帮助,从此我扎根凉山,为彝族人民服务的决心更加坚定。后来,我和工人师傅一起,顺利地完成了五种不同型号水轮机的设计制图,陆续投入生产,使更多的水轮机源源运往彝家村寨并安装使用,为彝家村寨民众带来光明和欢乐。

    在制造水轮机的过程中,许多识图有困难的彝族工人总是拿着图纸接二连三地找我请教。我认识到,提升彝族工人的识图能力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一支有科学技术知识的彝族工人队伍的大事。我把帮助彝族工人迅速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从彝族工人现有文化水平出发,改进图纸设计,把一些较复杂的部件图尽可能地画成分图,有时还用纸壳剪成机件样子,帮助工人更好地理解图纸。我还到车间去,向工人讲解如何看图纸。在我的努力下,彝族工人快速提高了识图能力。他们说:“张道星老师主动教,仔细讲,耐心帮,真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为了提高彝族工人的理论水平,让他们尽快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我又和新来厂的几个大学生商量,向厂领导提议举办科学文化技术学习班,厂领导大力支持我们。从此,我和几个大学生担任培训教员,带领大家一边学文化,一边学理论。参加学习的彝族工人逐步懂得了一些农业机械原理,大多数都能直接识图,使生产进度加快,产品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彝族工人成为突击生产和革新技术的生力军。

    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一日千里,大小凉山的变化日新月异。我所在的工厂,也从只有一台破旧车床发展到了拥有二十多台车、刨、铣、磨、冲、钻床等先进设备的农机修造厂,工厂不仅能够生产凉山地区需要的农用机械,还为省内一些汉族地区生产较大型的200千瓦冲斗式水轮机。

    勤勤恳恳为彝族人民服务的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972年11月8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4年被提升为副厂长,后又被提升为厂长。我更加勤奋努力,干劲十足,决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凉山做出新的贡献。

    在我和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拼搏下,美姑县农机厂由一个只能生产农具的作坊工厂转变成能生产脱粒机、粉碎机、背负式割草机、水轮机等的机械厂,并由亏损转为盈利。企业被评为四川省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

    1983年5月,我被调回万县市建华机械厂担任厂长,建华厂是万县市一个老大难的单位,领导班子涣散,管理混乱,企业长期亏损。我到厂后进行了整顿。成立了企业整顿办公室,由一名副厂长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建立了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500多条,通过从严治企,使生产和工作秩序逐渐走上正轨。接着抓质量管理,开展全员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职工对产品质量的认识,使产品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质量推动营销,工厂生产的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各型水轮机畅销省内外,其中CD26—W—55/1X5水轮机还出口到秘鲁。1985年工厂转亏为盈,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我在工作岗位上整整奋斗了36个年头,一直是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融入两个工厂的发展建设中,为企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才智。2004年退休后,我过着悠闲的生活,享受天伦之乐,时常通过手机微信和同学们回忆大学生活,关注并分享母校的发展建设和取得的成就。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昌盛,愿我们的人民幸福安康,愿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张道星,四川万县人,高级工程师。1963年考入东北林学院林业机械系。1968年毕业分配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农机厂,先后任技术员、副厂长、厂长;1983年在万县市建华机械厂担任厂长,为企业扭亏为盈、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04年从万县市建华机械厂退休。)

    © 2021 东北林业大学校庆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