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过学校的关怀,参与见证过学校的发展,在东林教书育人的40年,我此生珍贵的记忆都留在了这里……
建校初期的化学专业
1961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由于分配方案的变更,被分配到东北林学院任教,当年11月末我来到哈尔滨。冰城初冬,天气十分寒冷,又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物资匮乏,这对我这个南方人是一个下马威。然而学院的党委书记刘成栋和林化系主任刘吉相等领导,对我们这些来自关内重点大学的年轻人十分重视,工作上委以重任,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处处温暖着我们的心。
上班第一年,正处于建校后第一轮发展时期,在“人拉犁”精神的鼓舞下,我在给老教师当助教的同时,又为林化专业有机化学分析课准备教材、组建实验室,这些都是我独自完成的,该项工作得到系领导和教研室同事的好评,这是我从教后的第一个成绩。
20世纪60年代,在刘成栋校长领导下,东林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一切知识分子为东林发展做贡献。老一辈的有杨衔晋、葛明裕、吴柳凡等,在化学教研室的还有郑国康、王树熹、孙瑞葆等好几位青年教师,我也是其中的一位。这些老师顶着严寒,忍受着艰苦的生活条件,兢兢业业地工作,为东林的教学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那时,我们这帮林化系和木工系的单身年轻教师都住在一号楼和二号楼,大家活泼好玩,每到晚间和周末,便聚在一起,吹拉弹唱。周大斌和王保安拉起小提琴,宋恩贵拉低胡,吴保国吹箫,郑祖德弹琵琶,我摇动曼陀铃,演奏吸引了数位老师加入,我们自拉自唱,其乐融融,甚是热闹。郑祖德还会唱评弹,偶尔来一段,增色不少。1978年由于迁校到伊春林区,这班人马与林工系师生组成了文艺宣传队,还到桃山林业局演出过。
那时的化学教研室承担了全校的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工作量非常大,其中林化专业就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我担任林业类和林化专业的有机化学。林化教研室主任是吴柳凡老师,他是建校时支援大东北的老教师,是著名摄影家吴印咸的弟弟,他对我们要求极严,这对于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益处。化学教研室的中老年教师还有郭维岳、史国瑞、沃文杰、尚增瑞等,青年教师有孙瑞葆、骆介禹、韩永臻、王树熹、郭东生、浦虎刚、王振如、吴保国、黄乐田、林为端、孔令学等人。大家兢兢业业工作,相处都很融洽。
举办碱回收短训班
1973年,东林在经历了“迁校伊春上山办学、选址牡丹江林区、到哈尔滨过渡”等变化后,终于回到了哈尔滨老校区,但还不能正式招生。只能以短训班的形式悄悄开始教学活动。恰好此时,为解决全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国家要发展人造丝工业,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在全国林区建设100个小制浆厂。浆厂已建,废水污染治理却没跟上。于是林业部门又开始筹划废水碱回收项目。我们学校抓住了这个机会,向林业部申请了一万元经费,在佳木斯造纸厂和松江河林业局举办了为期两月的碱回收短训班。
碱回收对我们林业院校是个新事物,并无现成教材可使用。为准备这个短训班,林工系从林产化学与工业、木材化学、化工原理、化学等教研室抽调了郭幼庭、王凤君、任霞梅、谷萸英、贾松青和我6名教师,奔赴全国各大小造纸厂去考察调研,收集学习新老技术,历时一年编出了《黑液碱回收》教材,内容包括全套碱回收的原理、设备与操作。
碱回收短训班先后共办了三期,第一期在松江河林业局,第二期在汪清林业局,第三期在松江河林业局制浆厂。学员都是各小浆厂的技术员,学期为2个月,通过学习学员收获颇大,许多人从林业技术员转化成了化工技术员,回厂后迅速担任起生产指导。1975年后,高校恢复招生,短训班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3年的办班经历,给我们这些教师极大锻炼,不仅全面深入学习了化学及化工知识,还到生产一线运用和操作,练就一身理工通吃的本领,为改革开放后迅速补上十年断层,给后来的科研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化学专业的发展变迁
东北林学院是从东北农学院分出独立建院的,建校初期的化学教研室也是从农学院基础部分出一部分教师,以吴柳凡教授为首,还有沃文杰、郭维岳、尚增瑞、史国瑞等中年讲师。因林学院设有林产化学与工业专业,化学教研室不再归属于基础部,而归林化系领导。吴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工作十分严谨,他带领我们出色完成了全校的各门基础化学课教学任务。
学院建成后又从国内重点大学招进一批科班的化学和化工专业毕业生。这帮20世纪50年代毕业的年轻人多受过正规的科研训练,不能满足于单纯的教书工作,于是纷纷设法与专业课结合搞研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样的师资队伍在哈尔滨各高校中是首屈一指的。无奈在基础课体系下,无法有大的施展。纵向的项目无法从部里拿到,横向的项目又因戴着林学院的帽子,被认为不是正规化学和化工专业也无法合作。基础化学课的实验设备一般都很简陋,难以进行较复杂的科研实验。但就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这帮基础课老师仍然坚持自找课题,在保证完成基础课教学任务外,不屈不挠地搞起科研来。他们结合森林防火,研发阻燃剂及阻燃技术;结合林产化工,研究香料、表面活性剂等天然有机物化学分析与合成技术;他们结合建筑材料,开发水泥减水剂;他们结合野生动物饲养,开发了动物用的“脑白金”——褪黑激素等,其中多个课题获得省部级奖项。同时也锻炼了一批既有深厚基础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工业生产的人才。1993年就有骆介禹、吴保国和我三人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这在林业院校基础课中是少见的。
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的许多科技知识都荒废了。恢复大学招生后,我们都深感原有知识老化,无法适应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步伐,如化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其中的光谱、色谱、核磁共振、质谱等,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纸天书。1983年,教育部组织重点高校。办起各种高等讲习班,为各校骨干教师进行补课。我有幸参加了高等有机化学讲习班,20天的满堂灌学习,真有如饥似渴、如食甘霖的感觉,收获巨大,知识与能力得到了一个脱胎换骨式的升华。
改革开放后的高等教育实现大发展,化学教研室也增添了许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现代分析仪器。这给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真是如虎添翼。过去许多无法涉猎的化学成分和结构问题,现在也都敢壮胆去试一试了。我们化学各实验室的进口仪器利用率在全校和林业部属高校中是比较高的,也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
1984年,林大化学专业终于开始招生了。骆介禹老师当了第一任系主任。化学专业的“四大金刚”和一帮青老教师,依托雄厚的业务能力和严谨的教学态度,扬名于省内有关院校,为化学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了求实创新的系风,也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有相同理念的年轻人,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有现任校长李斌。他们又将东林的化学精神更好地传承发扬光大。1986年理化楼建成,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教学科研基地。20世纪90年代,我们有了自己的硕士点,并为林产化学专业的博士点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年纪不饶人,我们这拨为建立化学专业拼搏的老同志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已经作古,有的疾病缠身,唯剩我这个不服老的八旬老翁还在科技战线上。可喜的是,林大的化学专业人才济济,已发展成一棵风吹不倒的大树了。现在又发展成为真正的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回顾历史,感慨万分,在东林教书育人四十年,我的人生价值在东林的土地上得以实现,即便现在千里之外,耄耋之龄依然难舍东林情怀。
祝福东林明朝更加辉煌!
(作者郭廷翘,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任职于东北林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两项,并取得数项专利。1996年参加第28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选拔与培训中国代表队工作,为国家争得荣誉,得到国家教委表彰。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退休后从事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并担任多家科技公司技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