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林区子弟,我从进入东林的那天起,就倍加珍惜在这里的学习、工作、科研、生活时光。45年时间转瞬即逝,作为东林人,我是幸运的,亦是幸福的。
林区子弟,本色不移——遇见东林
我出生于黑龙江伊春铁力林业局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小兴安岭的莽莽林海,锤炼了我海纳百川的胸怀;东北边陲的千里沃野,赋予了我正直刚毅的性格;东北林业大学的学习、工作,见证了我心底无私的人生。作为一名在林区出生、在林区长大、在林业大学学习,又一直在林业教育战线工作的不折不扣、地地道道的林业人,我对祖国的林业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1974年7月,在“扎根山区,铁心务农,矢志不移60年”的口号影响下,年仅17岁的我上山下乡来到铁力林业局北关农场工作。1976年10月,我作为工农兵学员被保送至东北林学院帽儿山分院上大学。东北林学院,是一座圣洁、高雅、充满进取精神的殿堂。1977年,我终于实现夙愿,投入她的怀抱,成为一名崭新的“东林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得一般,做就要做最好!”迈入东林校园大门,这句话便成为我做人的信条。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大学深造机会,抓紧一切时间如饥似渴地在东林学习知识,升华品格。一方面刻苦学习,一方面为同学们服务。正是凭着一股顽强不屈的拼劲,大学毕业时,因学业优异、表现出色,我留校任教了。
坚忍执着,持之以恒——爱上东林
“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我对此深信不疑。选择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对一个青年人来说是件“苦差事”,但也是一件“正确事”。自1980年留校至今,我在林木遗传育种领域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探索。从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以“科研工作必须要沉下身子、不求浮名、不畏艰难、甘于清贫”为座右铭。为了掌握翔实的第一手材料,留校工作的前10年,我每年都到伊春带岭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蹲点半年左右,播种育苗、植树造林、观测调查、采集数据,进行科学研究。在野外科研一线,工作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夏有酷暑折磨,蚊叮虫咬,冬有冰雪相逼,寒冷难耐。我不怕困难,始终同林场技术人员、工人师傅奋战在一起,带领他们清林、刨穴、整地。用工人师傅的话讲:“论遭罪,杨老师比我们能遭;论干活,杨老师比我们能干。”在一次野外工作中,工作任务完成后,罕见的大雪封山,我们不能下山回到驻地,在之后的十几天里,我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吃大饼子,咬咸菜疙瘩,一瓶白酒轮流“吹”。为取得主要针叶树种种源试验研究的准确数据,我长年跋涉在白山黑水之间,足迹遍布东北及内蒙古大部分林业局。因为对林木育种事业的热爱、对东林的热爱,我觉得身虽苦,心常乐。
不经磨砺,铁不成钢;不经寒冷,梅不绽放。当取得成绩时,心中固然充满自豪,但成绩的背后,凝结的是10多年来不舍昼夜的辛苦和对家人的忽略歉疚。无数个艰难的日子,没有让我流泪,可当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青年科技专家称号的时候,我却忍不住流下热泪。“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所矢志不渝追求的就是报效自己的祖国。”这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既缺乏育种理论,又缺少林木良种选育实践,东北内蒙古林区主要造林树种良种率极低。为解决造林良种生产急需,我参与主持完成了东北内蒙古四省区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源试验研究,为各个造林生态相似区选出了一批生产力高、稳定性好、材质优良、抗逆性强的优良种源。提出了林木种源研究的程序与方法,丰富了林木遗传改良的基础理论,实现了我国林木群体遗传改良理论和方法研究的突破与创新,让我国林木种源研究进入国际同类研究的领跑行列。针对白桦遗传改良空白,种子调拨无序和无良种可用等问题,解决造林用种之急需,我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白桦良种选育技术研究”,这一系列研究填补了我国白桦遗传改良的空白并提升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选育的良种现已能够满足白桦造林良种的需要,结束了我国白桦无良种造林的历史。林木育种周期长、见效慢,一直是困扰林木育种工作者的世界性难题。我们科研团队在白桦强化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建立起了我国第一个白桦强化种子园和国家重点良种基地,为我国其他树种的强化育种、缩短良种培育周期提供了示范。该成果得到了科技部、林业部的高度重视,国内外著名专家高度评价,认为“起点高、方法新、整体居国际领先水平”。为解决我国林业基础研究滞后的问题,加速林木分子育种研究的步伐,作为我国林业行业第一个“973”项目(林木遗传育种的分子基础研究)发起人之一,我主持了林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转换的调控机理这一课题,进而作为首席专家承担了我国林业行业第一个“863”林木花卉转基因育种研究项目,全面开展了林木基因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此外,历时10年完成了白桦、柽柳基因组测序。这些成果不但为林木分子育种的基础研究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大幅提高了我国林木分子育种研究的水平。
立德树人,潜心育人——成就东林
从群体遗传学角度看,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群体是不老的,可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特别喜欢东林校歌里一句歌词“小树老树那就是我”。每当看见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青春面孔,我都会为幸运地与他们相遇而心潮澎湃。我愿意做一棵“老树”,向上挺拔,用花繁枝茂庇护他们一路成长、一路荫凉。自留校做教师以来,我主讲过“林木育种学”“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等6门课程。“林木育种学”是以林木遗传学为基础、生物统计学为工具,与森林生态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多年来,我在讲授“林木育种学”课程中大胆改革,积极探索,调整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培养学生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整个课程的教学体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指导博士后32名、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40名,1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硕士论文。我学生中的大多数人现已成为林木遗传育种界的后备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基于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突出贡献,我获得了“国家教学名师”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我最为珍贵,让我最是难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的学生遍布祖国各地,大多奋斗在林业工作战线,让我感到特别自豪。
担当作为,贡献力量——服务东林
认识我、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杨传平是一个不张扬的人。低调做人是我的一贯风格。从1995年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后,无论是做副校长期间,还是做了校长以后,在近22年的时间里,我办公室的门始终对每一个想见我的敞开。2004年,学校启动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时任常务副校长的我主抓这项工作。评建工作千头万绪,各项任务扑面而来,在接下来3年的时间里,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我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工作中去。学校每周一的评估例会由我主持,我一次也没有请假或迟到早退,全过程参加了评估。3年里,我在办公室吃了540多份盒饭。天道酬勤,2006年9月,专家组实地考察学校时给予高度评价,2007年学校的本科教学水平被教育部正式确定为优秀,学校的生源数量较 2006 年翻了一番。消息传来,举校欢腾。2016年是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年,依据参评学校自身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评价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效果,也就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目的是保障质量。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东林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
现代大学构建、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学校的知名度标志之一。1989年,第一次国家级重点学科评审,东林只有植物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实力最强的森林生态学和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两个特色鲜明的学科遗憾落选,当时学校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暗自下定决心,要打一个翻身仗。经过12年的努力,在2001年,第二次国家级重点学科评审中,我是分管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工作的副校长,在校长李坚的指导下,我与研究生院同仁围绕“保三争四,看五望六”目标,积极组织申报,最终一举获得了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位列全国林业院校之首。2007年初,我担任校长,这一年,也是东北林业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之年,在国家级重点学科第三次评审过程中,学校林学、林业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和植物学、生态学两个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共涵盖12个二级学科。在此后我任职的十年间,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东北林业大学学科建设攀登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科研兴校,人才强校。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丰收之年。令全体师生振奋和欢欣鼓舞的是,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确定的重点目标在这一年里先后实现:一是作为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牵头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申报并获批了我国林业行业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国际顶尖林木分子生物学专家姜立泉教授建立中美合作实验室,引进了国际先进科学理论与技术,开拓了新的研究视野,建立了高水平研究平台。二是我校申报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高效利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获得教育部、财政部的建设立项,我校正式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三是国家林业局、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分别签署协议共建东北林业大学。四是老校长李坚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履职尽责,办学治校——扎根东林
校长的个人魅力和领导能力,对于教师、学生的观念以及学校整体的办学风格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认为,校长就要用个人魅力和领导能力切实贯彻“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东林是有血肉、有精气神、有人文情怀、有崇高追求的大学。东林培养的是品学兼优、术业专攻、素质全面、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建设者、领导者、创业者和研究者。在学习、科研和工作中,要敢于做梦,目标要高一点,梦想要大一点,志向要远一点。因为,东林人的人生是一个不定项选择题:坚持梦想、公共意识、诚实守信、学会取舍、珍惜情感……在任校长期间,每年开学典礼,我都要进行一次演讲,作为新生的开学第一课,每一年我都认真准备。连续多年,每年都花24小时时间零距离体验大学生活,与学生同上课、同讨论、同就餐、同劳动、同锻炼、同就寝。“六同”活动每次都在学生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刷屏。同上一堂课时,一位同学拿起手机,请同桌帮她偷偷地和我合影。我看到以后,主动走到她身边说:“我可以走进你的镜头。”闲聊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不知道是谁开始亲切地称呼我为“大师兄”,而同学们也七嘴八舌地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能不能给寝室建通宵自习室?”“新建宿舍楼怎么分配?”“学校网速能不能提速?”……对于学生们的建议、意见,我都记在心里。“六同”不但拉近了我与大家的距离,也激发了我继续努力工作的决心和士气。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感恩东林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一直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的我,退出领导岗位后并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因为我追求的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还要静下心来做科研,把自己的所学所得全部贡献出来,回报哺育我的东林,为年轻人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作为“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践行者,我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为指导,扎根林业、躬耕学术,在我国林业与林木遗传育种学界默默耕耘,做一位有情怀、有影响、有贡献的务林人。
青山巍巍,林海莽莽。七十载峥嵘岁月,春华秋实。东林人秉承“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和“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伟大情怀,踏上新征程,再创新伟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林业事业正逢最好的历史契机,“美丽中国”转型升级的时代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统筹推进,赋予新时代林业高校崭新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东林人的不懈努力下,东北林业大学未来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必将显著提升,特色和优势学科主要研究水平必将领跑国际,若干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必将取得重大突破,社会服务水平、办学综合实力必将再上一层楼,迈向新高度。
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站在新起点上,瞩望建设世界一流林业大学的宏伟目标,一幅千山尽绿、惠风和畅的生动图卷正在徐徐铺展,一个焕发生机、充满希望的东北林业大学正在加速崛起。身为东林人,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作者杨传平,汉族,1957年4月出生,山东省夏津县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荣誉带头人、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黑龙江省头雁行动计划“头雁”、林木遗传育种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获国家教学名师奖,东北林业大学杰出成就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