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林故事 > 正文
东林故事

    东林故事

    【难忘的事】秦玉才:大学是人生的转折

    时间:2021-10-19 16:58:05  作者:秦玉才  点击:

    我是72届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回乡在人民公社担任个小“干部”。1977年11月,我正带领基干民兵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兴奋不已,请半个月假开始高考复习。1978年2月接到东北林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本不知道这个学院是个什么样。

    考上大学是人生的转折。当年由于刚恢复高考,同学们的年龄参差不齐,老大哥姚敏31岁,小弟弟朱伯江只有16岁。且同学们的人生经历也不同,每一个同学都可以说出自己独特的故事。有的人已是孩子的家长,有的人连恋爱都没谈过;有的人带薪学习,有的人拿助学金读书;有的人成熟练达,有的人年少气盛。

    那时,我们像是刚从沙漠中走出来一样,如饥似渴地畅饮知识的甘泉。很多同学直到教室关灯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宿舍。当年的教室里、小路边、林荫下、操场上……到处留下我们学习的身影。这是一个在文化断裂的年代所形成的特殊群体,同学们都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忘我地投入学习之中。从宿舍到教学楼两点成一线,林荫小道两侧的丁香花可以证明我们曾多少次从那里穿过。在那春风沉醉花香盈袖的夜晚,丁香花散发出阵阵清香,虽不浓郁,但清新淡雅,令人心旷神怡。

    四年的大学,不只有枯燥无味的学习,也有绚丽多彩的生活。班级的五朵金花争奇斗艳,杨百瑾“主席”的指点江山、刘学艳的严谨、金玉娟的矜持、刘海平的泼辣、穆春的洒脱……个个充满着莘莘学子青春的气息。姚敏老大哥的手风琴旋律优美、令人陶醉;梁德凯的藏族舞蹈《北京金山上》热情奔放、豪迈大气;朴世一的朝鲜族舞蹈婀娜多姿、柔情似水;胡铭伟的《北京颂歌》高昂深远、令人难忘……重温这段美好的时光,回味青春相伴的生活,一个个影像逐次过目,过往的一切都变得那么亲切和难忘。

    那个时代物质匮乏,食堂大多是粗粮,薄薄的餐券上印上“粗粮”和“细粮”字样,大碴粥、高粱米饭是日常,勺糕是东林的特产。我这个北方人倒也能对付,南方学生则是叫苦不迭,但我们的精神是充实的、蓬勃向上的。面对当下丰富的物质供应和奢华的消费,我们并不嫉妒和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因为我们完成了那个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正是我们用双臂托起了祖国经济社会腾飞的翅膀!

    昔日的往事历历在目,昔日的欢歌萦绕耳边。一去不回的是时间,逐渐衰老的是容颜,与日俱增的是友谊,永不泯灭的是童心。适逢母校七十周年校庆,我填写一阕词献给母校。让我们手牵手,追忆温馨的昨天,走好充实的今天,迈向美好的明天!

    时维壬寅,序属孟夏。七十华诞,母校庆典。校园如茵,百花盛开。万木苍翠,清风徐来。山南海北,同庆母校春永驻;岁月有情,相约携手燕归来。忆往昔,聚神州靓女俊仔,刻苦自强,弄潮学海,青春绽放,留香溢彩,东林沃土,育我成才。看今朝,念校友业绩煌煌,林海建功,勋业千载,大江南北,身影历历,东林学子,济济人才。水深万丈总有源,树高千尺根必在。时逢校庆,举杯开怀。恨四十五年飞快,黉舍聚短,春华秋实,收获人生期待;忆七十年沧桑,教泽绵长,桃李芬芳,学子建树中外。时光匆匆,岁月无痕。同窗情,学友情,情深似海;师生谊,兄弟谊,友谊长在。祝福母校继往开来,筑梦前行,携手跨入新时代,高举红旗开创未来;祝福同学阖家愉快,桑榆虽晚,为霞满天,初心不改使命在,再为党旗增光添彩。

    (秦玉才简介:1978年3月入学采运77级2班,曾任国家发改委原西部开发司司长,现已退休。)

    © 2021 东北林业大学校庆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