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75年入学的工农兵学员,在机械系木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
当时机械楼里有三个系,即林机系、木机系和运修系。每个系只有一个专业,林机系是林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木机系是木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运修系是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当时林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和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各有两个班,我们木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个班。男同学住在机械楼三楼的教室里。
当时的学生管理采取班主任负责制,每个班级设一个班主任,我们的班主任是苏景芳老师。班里有30名学生,其中女生12名,男生18名。班里同学存在两方面明显差距。一个是文化程度。有的同学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多数则是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另一个是年龄。最大的同学是来自河南的孙喜礼老大哥,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入学时就36岁了;而年龄最小的才19岁。当时,我们吃饭和打热水都要过马路到主楼院里去,因为食堂都设在主楼那侧的院里。当时的食堂也很热闹,吃饭的时候要排很长的队。
我们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老师们上课也很认真。课程设置是先补习一段高中的基础课,然后再正式讲大学课程。学制只有三年,学习时间比较紧。第一学期上下午都上课,当时的教学主导思想是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加强实践教学。所以,第二学期我们就到学校机械厂机加车间上实习课了。我们三两人一组被安排到各个机床边,向工人师傅学习机床操作,有时还请技术人员上课。在这期间,我们班同学分成几个课题组,由专业课老师指导设计,设计题目都是老师的科研项目。其中,王正本老师指导我们研究“一机多用木工机床”项目,后来还通过了专家的鉴定,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第三学期我们走出了校门,由孙喜礼同学联系到他的工作单位去进行设计实践。
当时最难忘的是1976年3月初,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对哈尔滨、北京几家企业对刨花板生产线进行了参观调研。之后,我们来到河南信阳刨花板厂,帮助该厂设计一套刨花板生产线设计。我们把生产线的设计任务分成了六部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设计组。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老师就在现场给同学们讲解。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奋战,7月初我们完成了整个生产线的设计图纸和描图任务,在设计实践中学到了真本领。
不久,“文化大革命”结束,学校的各项工作也逐渐恢复正常。在接下来的第四、第五两个学期里,我们上课和教学活动都比较规范,两个学期的授课内容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当时正规出版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材很少,所以我们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老师们自编的油印教材。
回忆当年,我跟老师的接触比较多。有时系里要召集全体教师开会需要通知,当时因电话不够普及,所以通知事情也很不方便。因为我是班干部,偶尔有临时开会等需要通知的事,我就帮办公室的老师跑腿儿,到一些老师家里去通知,所以,很多老师的家庭住址我都知道。那时有个好传统,就是老师白天为学生上课。晚饭后,老师们就会到寝室来给学生答疑。由于很多学生都来自基层生产单位,老师也很愿意跟我们聊天,了解一些基层的实际情况。在校学习的三年中,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木机系年度唯一的校级模范学生。
1978年7月我们毕业。4月我就接到提前留校工作的通知,被分配到自动化教研室任教。那时,学校师资缺乏,我们这届有10多名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留校,目的是为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储备师资力量。当年,道路系留校的有万钢、赵广杰、肖和平等5人;采运系有徐盛林;林工系有施松斌、刘铁军;机械系有韩士杰和我等5人。当时的教务处处长修国翰和留校学生分别进行了谈话,强调学校师资紧缺,抽出我们这些优秀学生留校作为师资储备。留校后,给我们办班补习了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课程。后来,我和施松斌被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工企自动化教研室进修了一年半,回来后在机械系自动化教研室任教。
那时万钢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期间学二重积分,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道难度非常大的作业题,我久思不得其解。回到学校后,我无意间和万钢提起了那道题,他说他想试试。他回到宿舍,用了一个晚上终于把题解了出来。第二天早上,当他把演算纸递给我时,望着他那通红的双眼,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虽然我知道他学习非常用功,却不知道他有这么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劲头,这令我十分佩服。
1980年,我结束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进修回到教研室工作。先是为老教师助课,后来我为自动化80级上课,又为学校夜大的自动化专业上了两轮课。后来我被调到教务处教务科任副科长,就这样我离开了教学岗位。
我当教务科科长时,学校学生总数才2500多人,最多也就招到2700多人。后来,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学校面向林区进行定向招生和委托招生,学校的招生指标得以增加,招生人数扩大至3000人。当时,定向招生和委托招生可在全省最低本科录取线上再降低20分。委托招生就是学校和省内三大林业管理局签订委托培养学生的协议,每招收一名学生,林业管理局就支付学校一定代培费用,学生毕业后再回林业管理局工作。定向招生主要是面向林区考生,但录取专业仅限于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也必须回林区工作。我记得,1984年至1986年,我校的录取线都在420分至450分,几乎是全省的最低录取线。考生也不都是第一志愿,招不满时第二、三志愿也录取。
1986年,我又调到教学研究科任科长。这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硕士学位。1988年10月,我申请回到教学岗位工作,经校领导批准我又调回机械系自动化教研室任教。
从1978年毕业留校到2011年退休,我在学校工作了33年。见证了学校从十几个专业发展到拥有十几个学院的过程,并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经过学校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我从一名普通知青,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并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每每回忆这段人生往事,我都感到无比的知足和快乐,是东北林业大学成就了我的人生梦想。
(作者韩玉杰,1975年入学,毕业于机械系木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1978年毕业留校,在机械系自动化专业任教;1979~1980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企自动化专业进修学习;1981年在机械系自动化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1984~1988年在教务处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曾任教务科科长和教学研究科科长。1994年被评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1~2002年在日本留学,2005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评为三级教授,2011年7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