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林故事 > 正文
东林故事

    东林故事

    【难忘的事】林学系58级同学:在塞罕坝、三北防护林谱写绿韵华章

    时间:2021-10-10 09:09:05  作者:朱俊凤  点击:

    1958年9月,我们170多名青年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东北林学院林学系,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林学58级。那时我们充满着火红青春的激情活力,燃烧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胸怀着“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雄心壮志,抒发着为祖国建设奉献一切的崇高理想。

    大学第一课

    入学时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院为贯彻这一方针,组织全体新生到帽儿山林场劳动。帽儿山林场正在初建,劳动的种类很多,基建、采种、护秋(防黑熊和野猪)、建丰产林基地、收大豆、割谷子、起甜菜……当时,我们住的是板夹泥的草房,睡在用白桦杆搭的二层大通辅上,吃的是混合面和山野菜,水果是自己采摘的野葡萄、山丁子。经过40多天的劳动,同学们手上磨起了血泡,脸晒黑了,劳动技能得到提升,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增强了。在校四年里还参加了支援人民公社的秋翻地、植物园建设等多项义务劳动,我们都干得很出色。

    难忘的生活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新中国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有时一天要上六七节课,夜晚的图书馆、教室、宿舍灯火辉煌,一片读书的景象。同时,我们还要向工农兵学习,参加劳动是向工农学习的实际行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生生活,是向解放军学习的具体体现。学校在学生管理上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起床、熄灯、外出请假都有明确规定,就连寝室的卫生和物品摆放都有具体要求。这些规矩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重要作用。

    校园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每当院、系组织文体活动,都能看到同学们精彩的特长技艺展示。在诗歌朗诵会上,陈虹同学的一首诗,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帽儿山啊尖朝天……我们亲手培育的红松,短枝可作电线杆”。师生共同创作的歌舞《森林之歌》在校内外很有名气,当年的东林篮球队和冰上运动在哈市高校也有一席之地。

    高尚的老师

    每当想起母校,就想起朝夕相处的老师杨衔晋、周以良、张培杲、周陛勋、周重光、白云庆、邵力平、石家琛、马建维、陈伯贤、陈林生、林伯群、郑焕能、周晓峰……他们当年的音容笑貌、为人师表的作风常常会出现在面前。“兰大胆是益鸟还是害鸟呢?”陈大珂老师高亢而红亮的声音,已成为同学们的口头禅。焦振家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是汗流浃背,他不时去擦脸上汗水的动作让我们记忆犹新。当年的年轻女老师向开馥带同学实习,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她和同学们一样爬山、一起做样地,不怕脏、不怕累,勤勤恳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一代东林教师师德高尚,学风严谨,他们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丰富的科学知识,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使学子终生受益。

    绿色的征程

    林业58级所有同学都会清楚地记得,1962年夏日的一天上午,在东北林学院六楼俱乐部的大厅里,召开了“林业58级应届毕业生分配思想动员大会”,系党总支书记孙景波作动员报告,他要求“学生服从分配,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同学代表陈虹用一首长诗,作了表态发言,接着总支副书记王克忠宣布了毕业分配方案。这次毕业分配主要去向有三部分,一是森林调查队47名,二是林业部塞罕坝机械林场47人,三是黑龙江省各市县和林场39人,到其他单位就只有几个人。

    林学58级同学是一批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他们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在“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的歌声中,踏上了人生新的旅途,开始了绿色事业的新征程。

    三北防护林的倡导者和建设者

    林学58级同学中有80%至90%的同学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他们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倡导者和建设者。

    早在1977年,陈虹等同学在陕西榆林县的林场搞试点时,林业部副部长罗玉川要求他们对西北的造林工作做调查研究。陈虹、杨跃先等同学利用三个月时间,先后对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和新疆等地区的20几个县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典型,这些典型在农林牧结合、治沙治坡、控制水土流失、发展林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据此写成调查报告,提出了“关于开展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简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建议”。该建议经林业部有关司局征求意见后上报国务院。1978年列入国家计划,并在银川建立了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调陈虹任副局长。

    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启动至今已经40多年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87年世界环境日,主管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部门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1988年、1994年、1998年,兰州沙漠所、宁夏沙坡头、内蒙古奈曼旗分别被评为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和“拯救干旱奖”。

    塞罕坝林场的创业者和建设者

    1962年东林林学58级的47名毕业生被分配到刚刚开始筹建的林业部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塞罕坝是一个连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的地方,这里是一片荒原的高寒地区,人烟稀少。

    深秋寒冬将至,房无一间的47名毕业生,就住在小马架子窝棚里,喝着雪水,吃着粗粮……冬天零下40多度还要上山打柴,这里没有商店,也没有医院,要想买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到200多公里外的围场县城去买;这里没有班车,也不能打长途电话,还不能拍电报,报纸也由日报变成周报甚至月报……这里的一切,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讲都是严峻的考验,尽管他们在来之前做了许多思想准备,可现实和他们的想象还相差甚远。但是,他们没有忘记党的培养,他们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和母校的嘱托,坚守着“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坚定信念。他们听从领导,服从分配,任劳任怨,他们是营林员,也是苗圃工,有的还当上小学教员,植树造林、赶牛车、拉柴火,他们什么活都干过。47名东林学子闯过生活关、工作关和环境关。

    在高寒地区的坝上用机械营造大片落叶松,在我国林业建设史上尚无先例。头一两年造林成活率不足百分之八,后来他们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足迹踏遍了塞罕坝林场的山山岭岭,他们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反复试验,终于在坝上取得了“全光育苗”和“机械造林”两项科技成果的突破,同时完成了一系列的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的配套改革,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往日的荒山秃岭已成为今天的秀美山川和旅游度假的圣地。人们赞誉这里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野生动物的乐园、人间的天堂”,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如今塞罕坝林场的112万亩人工林基地,被人们誉为“塞北绿色明珠”。

    塞罕坝林场的东林学子们,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敬业精神,在塞罕坝林场建设中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了巨大贡献。

    林区开发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分配到森林调查队的也是47人,他们面对的任务是大林区开发。1964年林业部综合队、林业部二大队100多人开进了大兴安岭,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先后完成了新林局、塔河局的资源调査、18站局总体设计,以及库伦斯、南瓮河的资源复查等多项任务。1965年西南林区会战,调林学58级17名同学参与了云南金沙江林区大会战,他们与当地的调查队员一起先后完成了黑白水、中甸、碧泉、漾江、云台山、新平、江边等林业局的资源调查和总体规划工作,以及福建省南平市、甘肃省小龙山林业局的一类资源调查工作。

    谁都知道,调查规划是林业工作中条件艰苦、技术性强的一项工作。林业部第一任部长梁希曾说:林业调查设计工作者是林业的开路先锋,也可以说是林业的“开山祖师”。

    随着林区开发任务的完成,调查队的任务开始转向林业工程建设项目,参与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太行山等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西南林区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他们先后完成了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白马雪山、苍山、无量山、高黎贡山等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

    几十度春秋岁月,东林林学58级同学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献给了祖国林业事业。我们沒有辜负党和母校的培养和嘱托,带着母校传授给我们的“丰富扎实的林业科学知识、脚踏实地的艰苦创业精神、为祖国林业奉献终身的理想信念”这三件法宝, 在风沙线上、茫茫草原、黄土高坡、浩瀚林海,用汗水和智慧谱写无愧于时代的绿韵华章。


    (作者朱俊凤,1962年毕业于东北林学院。曾先后任林业部调查规划院党委委员、室主任,中国绿化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全国绿化委员会副秘书长、综合组组长,林业部造林司司长,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行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林业局京津周围地区绿化办公室主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经济林协会副会长,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林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城市林业分会理事长。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造林营林、国土绿化、沙漠化防治、森林经营、防护林建设、森林生态等专业研究和管理工作,著述颇丰。)


    © 2021 东北林业大学校庆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