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七秩历程 > 1962 > 正文

1962

1962年47名东林学子参与塞罕坝林场初期建设

时间:2021-10-18 08:57:51  作者:林宣  点击:

在塞罕坝还是一片荒芜的1962年,作为以林科为优势的东北林业大学就派出了47名优秀学子踏上这片土地,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了属于塞罕坝的绿色奇迹,用艰苦奋斗的东林精神标注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有的一生扎根在这里,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们有的辗转调到其他林管局,为生态文明贡献着绵薄之力。

塞罕坝因为创造了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的人间奇迹,获得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联合国环境荣誉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在塞罕坝工作二十多年的东林校友吕秉臣表示, “我个人是渺小的,但是在这个集体里,我做了一件大事,东林人做了一件大事。”

塞罕坝机械林场首任场长刘文仕表示,东林人在塞罕坝都是挑大梁的骨干。

作为初期坝上仅有的本科生,东林人不仅是技术员,要筛选种子、就地育苗,还要研究各树种的生长适应情况,让树木在塞罕坝扎根成活。东林人发明了三锹制苗法、全光育苗法,让树苗实现了集体抗逆,东林人写成了《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育苗技术实施细则》,让育苗成活率从8%提升到95%以上。

参与塞罕坝初期建设的东林校友、退休前任河北省林业厅厅长的李兴源表示,没有东林就没有塞罕坝。

虽然62届学子们的毕业照片已经泛黄,照片上那些青春挺拔的身影,现在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他们在塞罕坝上奋斗的青春故事却从未褪色,他们用东林人的艰苦奋斗给塞罕坝精神标注了最鲜活的注脚,正成为一代又一代林业人耕耘山海林田、塑造美丽中国的动力源泉。

薪火相传 |东林人与塞罕坝的故事未完待续

1962年学校毕业生合影。1962年毕业的170多学生中,毕业分配主要去向有三个部分:一是塞罕坝机械林场47人、二是森林调查队47人、三是黑龙江省各市县和林场39人,大部分学生都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献给了祖国的林业事业。

在塞罕坝工作至退休的李信(左一)毕业前夕在学校门前与同学们合影


© 2021 东北林业大学校庆网版权所有